【聚焦毕业生】可“研”可甜!学霸情侣携手考研上岸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新闻中心讯(记者 雷雯珊 李洋洋“查到录取名单的那一刻,我们在视频里一起喊出声,那些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日子,突然都有了闪闪发光的意义。”近日,武汉工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毕业生李嘉欣与吴昊伦一同考上硕士研究生并回校分享考研经验,其中,李嘉欣考取湖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吴昊伦则被武汉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录取。这对携手走过考研征途的学霸情侣,书写了一段“以爱为帆,逐梦同行”的青春答卷。

图为李嘉欣(左)、吴昊伦(右)合影

缘起社团:责任与光芒的交汇

他们的故事始于校园学生社团——李嘉欣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简称:马研)会长,吴昊伦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简称:青协)会长。在大二的一次社团联合会议上,安静记录的李嘉欣与热情谈吐的吴昊伦第一次相遇。“当时她穿着白衬衫布置任务,沉稳得像棵雪松,感觉整个人都在发光”,吴昊伦记忆犹新;而李嘉欣则被吴昊伦组织养老院志愿活动时通宵核对细节的执着打动:“他扛起的责任感,让人安心。”这份始于责任与光芒的欣赏,成为他们缘分的起点。

确认恋爱关系后,两人约定“工作时间不打扰,私人时间不抱怨”:吴昊伦筹备青协活动时,李嘉欣便与好友一同自习;李嘉欣策划马研讲座时,吴昊伦默默准备好温热可口的午饭。周末是两人约定的“心灵充电时间”,他们会聚在一起互相倾听心声,卸下积压一周的疲惫和压力,并互相加油为对方送上温暖的鼓励、积极的建议。

并肩成长:默契在奋斗中淬炼

他们是恋人,是搭档,更是“战友”。学习之余,两人还一同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和各类学科专业竞赛。

2024年5月,李嘉欣、吴昊伦与学院其他同学一同前往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一所乡村小学开展了为期20天的支教,两人同时担任了班主任,李嘉欣还兼任英语老师,吴昊伦兼任品德老师和安全教育老师。李嘉欣主要负责五年级学生英语课的教学,每天设计课程、教学、组织协调等忙得不可开交,吴昊伦会贴心地帮她管理班级纪律。“我无意中发现他特别会调动气氛、心思很细腻,比如他会通过开展‘击鼓传花’等小游戏来让孩子们施展才艺或是说出自己的理想,大家都特别喜欢他,他总能用小火花点燃别人的光。” 

2024年暑假,两人一同组队参加了第九届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吴昊伦专注实验操作,李嘉欣负责视频拍摄,每天举着摄像机记录每个细节。备赛期间,两人一起上网查资料探讨细节、调试实验仪器、测量数据以及向老师请教交流,每一步都携手并进,实验室深夜的灯火见证了他们一同拼搏奋斗的模样。“虽然最终我们只拿了省级三等奖,但他趴在桌上写数据的背影,比任何奖状都让我心动。”李嘉欣笑着回忆。“省级三等奖不是终点,而是我们默契的起点。” 

学业上,他们也是优势互补的绝佳搭档:吴昊伦会将高数解题技巧凝练成“秘籍”传授给李嘉欣,李嘉欣则把政治笔记梳理成思维导图,助他攻克记忆难关;期末考前,两人还会互相抽查,在知识的碰撞上为彼此查漏补缺。

在共同拼搏的学习生涯中,两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学期间,李嘉欣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还荣获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吴昊伦获得了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专业奖学金,还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团干、“志愿之星”等称号;两人还巧用课余时光,积极参加“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领域比赛,在学科竞赛中磨砺奋进。同时他们还努力拓展技能、提升综合能力,共同考取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并且顺利拿到了驾照。

“研途搭子”不孤单:彼此陪伴、互相鼓励

最美的青春是彼此成就,一起相约成为更好的人。步入大三,两人共同定下考研目标,“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天亮了才知道结果,但有人和你一起搓洗、互相提醒,这段路便不再孤单。”李嘉欣这样形容他们的备考历程。

图为李嘉欣(左)、吴昊伦(右)合影

虽然报考院校不同,但考研科目内容一样,决定考研后,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制定了详细又规律的学习计划:清晨7点图书馆相见,先记一小时英语单词,接着投入数学学习;午饭后短暂休憩,下午攻克英语和专业课;晚饭后在图书馆走廊背诵政治,接着整理错题本,复盘错题,一直待到22:40回到各自的宿舍。整个备考期间两人形影不离、资料共享,互相推荐优质网课资源,是彼此最好的“学习搭子”。

备考之路并非坦途,低谷期,他们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当李嘉欣政治模拟考仅得48分崩溃落泪时,吴昊伦递上热奶茶,陪她逐题分析试卷直至图书馆闭馆;而当吴昊伦因复习进度滞后焦虑失眠时,李嘉欣便每日带他去湖边,用“费曼学习法”,通过讲解来加深理解,帮他梳理记忆原理。两人还会一起制定每个阶段的目标,并将目标细分为每个星期的工作,每当完成一个目标,会奖励自己一顿美食,在美食中放松心情,调整状态。寒冬走廊里,两人常因一张写着“考完就去吃火锅”的鼓励纸条而重燃笑意。

就这样,在相互陪伴和鼓励中,他们走过了那段充实而又难忘的考研时光。当考研最终录取名单公布的那一刻,看到两人都榜上有名,他们在视频里一起激动地喊出声,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回顾考研历程,两人都感慨道:“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家人和学院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尤其是专业课刘少敏老师,每当我们遇到疑问去请教刘老师,她都十分耐心地解答并为我们加油鼓劲。”

对于想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他们分享道:“第一,要明确共同目标并尊重个体节奏,高效利用彼此的优势,如资料共享、情绪支持、生活互助、学习监督等;第二,要制定清晰的‘战时规则’,如固定学习和交流的时间、允许分开学习、不把焦虑全部倾倒给对方;第三,要明白爱情是共同眺望远方,而非互相拴住脚步,考研路上,你们是彼此的灯塔,而非锚点。”

有书香,亦有远方。对于未来,即将开启异校读研新篇章的他们,目标也十分明确:每周固定“约会日”打卡省图书馆学习、探索武汉新餐馆,并用实验室趣事搭建专属聊天频道。“科研时各自攀登,分享时交换星光——‘独立又亲密’才是理想状态。”吴昊伦说。他们谨记备考时的约定:“先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去拥抱更辽阔的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