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校友讲坛第二十四期】优秀校友张璐博士回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10

新闻中心讯(记者 徐子鑫)4月18日14:10,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12届优秀校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项目副研究员张璐博士重返母校,做客弘博校友讲坛,在图书馆0102报告厅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重塑水域生命力:湖泊湿地水生植被恢复的创新与实践”的讲座。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强,副院长郑丹,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沈杰,以及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辅导员尹佳丽、王雯瑄等与学生代表一百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校友会办公室李妮老师主持。

图为张璐作讲座 摄影:林子翔

“湿地变化带来的隐形损失和潜在生态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张璐围绕个人科研经历、研究背景、科研成果、研究组介绍四方面,用真挚的话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大家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她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加剧湿地脆弱性的问题,以及湖滨带与湿地环境双向驱动的相互关系等专业内容,为在场学子打开了一扇认识生态科技的大门。

张璐系统介绍了水生植物与藻类相互关系及其介导的沉积物——水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团队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武汉东湖水生态修复的工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沉水植物在构建自维持水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面对沉水植被恢复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张璐提出,未来可朝着“人工智能+生态”的方向创新发展,借助AI赋能水生态修复科技创新,解决研究工作的瓶颈,以此更好地恢复和净化生态环境。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针对学弟学妹们的疑问,张璐均给予了耐心解答。当问到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时,张璐建议:“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才能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科研环境很看重创造力,其严谨的氛围对学习很有帮助,大家还应及时学习AI技术。”面对“过多设定修复方案是否会导致湿地系统过于人工化,以及如何界定标准”问题时,张璐认为,应结合国家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摄影:林子翔

此次讲座干货十足,学生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2024级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张志恒表示:“听完张璐学姐的分享,让我对本专业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领略到生态修复与生物科学融合的奇妙之处。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盯着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也要开始思考生命科学更广阔的社会价值。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主动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跨学科实践,努力成为既懂药物研发,又关注生态健康的复合型人才。”

据悉,张璐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长期致力于水生植物介导的沉积物——水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在《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环境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担任多本国际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