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生党支部 (记者:曾思涵)为了在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融中,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法学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5月20日中午12:10,在综合楼201开展了文法学院法学学生党支部会议。本次会议由来自法学学生党支部的魏诗哲主持,文法学院法学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党支部会议首先由主持人魏诗哲对在场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单开场引出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促进文化多样性交流强化党建引领力与文化自信。
现场图片
接着由主讲人阮静以“促进文化多样性交流,强化党建引领力与文化自信”为主题展开讲解。她首先阐释了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内涵,强调其不仅是语言、宗教、习俗等差异的共存状态,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她指出,文化多样性为科技创新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实例加以佐证。
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明相互学习的桥梁,能够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增强全球协作能力。同时,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风险,文化多样性为保留文化认同提供了可能。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是对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的深层认同。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更表现为对文化创新与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党的领导为中国文化事业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政策的结合,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青年党员应以开放包容的视野参与全球文明对话,同时还要立足本土文化创新,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随后法学学生党支部的各位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段曙煦谈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革命时期,红色文化应运而生,它融合了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难、奋勇前行。如今,在推动文化多样性交流时,我们以党建为引领,能够更好地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将其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品格。
现场图片
高雨晗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到在文化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是党建引领的重要目标。我们要通过党建工作,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价值。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时,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但绝不能迷失自我。比如,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时,我们要保持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把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通过党建引领下的文化多样性交流,我们要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卢起悦说,文化多样性交流本质上是不同文明间价值理念的对话,这一过程极易受到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党建引领通过发挥制度优势,能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阐释体系。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的文化实践,正是以党建引领统筹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结合,既消解了文明冲突论的影响,又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主张。强化党建引领力,需在理论层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文化治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将文化自信融入文化交流的全过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交流理论范式。
会议最后由主讲人魏诗哲总结会议内容,坚定文化自信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时代命题,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们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文字:曾思涵
图片:曾思涵
责任编辑:黄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