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张三夕来校讲授“国学智慧与史学修养”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25浏览次数:364

新闻中心讯(记者 许锌)因缘际会,以国学聚。12月19日18:30,由汉阳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国学大讲堂”走进武汉工商学院,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张三夕教授应邀讲学,在该校第三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国学智慧与史学修养”的国学讲座。讲座由该校团委书记邱玉添主持。来自该校学生会、国学社、书画协会的100余名大学生认真听取了讲座。

“什么是国学?”张三夕教授首先从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和章太炎先生对国学内涵的阐释等多处引证,向在座学生解释了国学的概念。同时,他还强调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国学的重要意义。“国学智慧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而成的、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智慧,它主要蕴藏在丰富的国学典籍中。学习这些国学经典可以提高同学们的个人修养。”张三夕教授指出,学习国学和历史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历史哲学意识,熟悉中国古代的经典史籍。“我相信,只要大家肯静下心来读史、品史,就一定会有收获,就一定能丰富你们的人生经验。”张三夕进一步解释道,读史的最大意义是以历史的高度通人心、晓事理,从而认识人性,感悟人生。他向学生们推荐了《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史籍。“《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在官修史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现今的政治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张三夕教授希望同学们能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读史明智。



张三夕教授现场讲学 摄影车瑭甜

最后,该校国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龚培作总结讲话。他首先感谢张三夕教授为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别开生面的国学讲座,并向同学们提出“知行合一”的学习要求。“希望所有同学都能以史为鉴,将学到的国学经典内化到日常学习和实践行动中去,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国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龚培作总结讲话 摄影车瑭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