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根据《武汉工商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条例(试行)》和《武汉工商学院课程重修管理办法》,本学期重修工作安排如下:
一、面向对象
本次课程重修针对除2019级新生外的在校本科生和专升本学生。
二、课程范围
1.通识教育必修课开课范围主要有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思政课(含思修、马哲、纲要、毛概)、数学类课程(经济数学1、经济数学2、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概率论)、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
2.专业课重修课程范围主要是2016级本科学生、2017级本科学生、2018级本科学生,修读学年学期主要是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3.以上课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可申请参加此次重修:
(1)以上学期有修读课程不及格者;
(2)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不到2.0者;
(3)在课程考核中被认定考试违纪、作弊以及考试旷考者;
(4)其他原因需要重修者。
三、操作流程
1.网上报名:因2016级学生已经在网上报名,因此2016级本科学生无需再进行网报。2017、2018级本科生通识教育必修课也已经进行了网报,学生可直接登录教务管理系统查询通识教育必修课上课时间、地点。通识必修课课程列表:
课程 | 报名人数 | 备注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9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65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1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67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经济数学(1)上/高等数学(1) | 110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经济数学(1)下/高等数学(2) | 230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经济数学(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95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线性代数 | 62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大学英语(1) | 72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大学英语(2) | 126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大学英语(3) | 117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大学英语(4) | 130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体育(1) | 26 | 上课时间、地点见附件4 |
体育(2) | 83 | 上课时间、地点见附件4 |
体育(3) | 32 | 上课时间、地点见附件4 |
体育(4) | 51 | 上课时间、地点见附件4 |
计算机基础 | 64 |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
军事理论 | 24 | 智慧树网上学习、考试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2 | 智慧树网上学习、考试 |
创新创业基础 | 11 | 智慧树网上学习、考试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上) | 15 | 智慧树网上学习、考试 |
形势与政策(1) | 6 | 智慧树网上学习、考试 |
形势与政策(2) | 10 | 智慧树网上学习、考试 |
2.2017、2018级本科生(含专升本)专业课网上报名时间定于2019年10月10日12:30—2019年10月15日17:00截止。学生登录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输入网址http://219.140.173.211,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1,若学生登录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后,有疑问可联系本学院教学秘书。
3.填写《武汉工商学院跟班上课重修申请表》:跟班上课的学生于2019年10月16日—2019年10月18日填写《武汉工商学院跟班上课重修申请表》(附件2),先交任课教师签字,任课教师、学生本人各留存一份。
四、重修考试及成绩
1.考试安排:智慧树网上课程重修学习时间定于2019年10月14日-12月1日,考试时间定于2019年12月2日-12月6日,补考时间定于2019年12月9日-12月12日。智慧树网上重修课程成绩比例为平时成绩:章测试:期末考核为5:2:3。其他重修课程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2.成绩评定:重修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一般占课程成绩的40%,包括作业、出勤率和课堂表现等,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五、其他
1.如果已安排的重修课堂跟专业课堂冲突,学生可填写《武汉工商学院课程免听申请表》(附件3),学生本人于2019年10月16日—2019年10月18日办理免听手续。免听手续一式两份,课程承担单位和任课教师各留存一份。
2.因出国或者核心课程绩点要求需要刷分的课程,选课时间定于2019年10月12日12:30—2019年10月15日17:00。需要刷分的同学请留意选课时间。
3.因学籍异动(含转专业)的学生,请及时办理成绩清理手续,并且在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规定时间之内进行网上报名、提交重修报名申请表等手续,否则逾期不予受理。
教务部
2019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