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产品设计

发布者:ysxy发布时间:2022-05-04浏览次数:1060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特色

   产品设计专业自成立以来,已形成以生活美学和生活方式的创新设计为特色的教学方向,聚焦生活产品设计、智能产品设计和文

化创新产品设计三大领域,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优良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社

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产业格局的创新型产品设计人才。

   专业一直秉承学院“创意工商”设计教育品牌总体建设思路,依托深度的产教融合,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并结合

我校商科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研究、策划、销售等工作,完成“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成果转

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优势

   产品设计专业正式成立以来,学院给予极大的重视,历经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快速成长壮大,已成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优势专

业之一先后成为:

·世界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湖北省级集训基地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科技设计分会理事单位

·粤港澳湾区设计开放大学签约高校

1.完善的实验教学条件:拥有智能制造实验中心、陶艺实验室、金工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

室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专业内多位老师具有欧洲留学经历,提供了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同时拥有强大的产业导师团队,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设计师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交流论坛,提升学生的宽广的国际视野。

   3.工作室制度,目前专业形成了皮具设计、陶艺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木作设计四个方向的工作室,满足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多位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不同的实际项目中去,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4. 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积极与协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具有较强的校企合作优势,为学生的专业实

践、实习实训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也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增添力量,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


   5. 2018年,我校有幸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荷兰艾因霍芬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十几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同加入粤港澳湾区设计开放大学,成功加入湾区设计大学为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以及成果的转换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推进专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

   2021111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其中对“提升工业设计附加值”这一方面提出了两条具体措施。

·推动工业设计赋能。推动发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机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业设计服务,提升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

·鼓励设计服务方式创新。推动开展工业设计云服务,鼓励工业设计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建立市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激发设计成果转化动力和活力。


2019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13部门印发了《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从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多个方面,提出了未来4年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这是近年来政府多个部门再次针对工业设计做出的重要部署。


2010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文件。



我国对工业设计领域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升,相继推出一些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和政策,给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促使市场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增加了众多就业岗位。产品设计专业一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就业领域涵盖了制造业企业数码产品/鞋包类产品/家居产品/交通工具/家具家电/文具)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互联网企业、设计研究院、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等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外观设计、产品经理、界面交互设计、设计教育等工作。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和审美能力,熟练掌握产品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创客精神和创意创新思维,能在产品设计专业相关的设计、教育、研究和管理机构从事产品外观设计、界面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以及其他类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生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的学分,修满各平台选修课规定的最低学分,合计最低取得180学分方能毕业,学业成绩达到我校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

   根据产品设计岗位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五大专业能力:产品设计理论与艺术修养、产品设计表达能力、产品设计制作能力、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产品设计专业拓展能力,进一步梳理细化分解成相应的能力要素,并给出培养这些能力要素的实现途径,专业能力实现矩阵如图表所示。

专业能力

能力要素

课程模块

主要实现途径(课程)

产品设计理论与艺术修养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审美基础、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产品设计的史论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产品设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获悉专业前沿讯息。

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工业设计史、创意思维、设计概论、

产品语义学、设计心理学、AutoCAD与制图原理、产品结构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等课程

美学鉴赏与艺术修养模块

结构素描、构成基础、风景写生、艺术考察、产品赏析等课程

产品设计表达能力

具有熟练绘制各种产品效果图和结构图的能力,熟练掌握产品设计各种相关软件技能,如PhotoshopRhinoPro-E 等。

产品设计表达模块

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Photoshop产品二维表现、Rhino三维建模渲染等课程参数化设计、快速成型技术

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熟悉产品设计流程,具有一定的产品市场调研、市场需求分析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设计各种产品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产品设计开发模块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通用设计、产品快题设计、材料创新化产品、智能产品开发设计实训、产品概念设计实训、产品开发设计实训、皮具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陶艺设计、办公用品设计、家居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儿童用品设计等课程

产品设计专业拓展能力

掌握产品展示和后期包装宣传能力,熟练掌握产品的拍摄技法,掌握产品界面设计能力。

产品设计拓展模块

Illustrator应用与版式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产品摄影、UI界面交互设计等课程

  



六、学科竞赛、科研和创新创业



1、主要学科竞赛

   近四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了德国红点设计大赛、德国IF设计奖和IF新秀奖、台湾金点奖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比赛,累计获得省部级国家级奖项30

   2、主要科研项目

   近四年来,本专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的加入到各种教研科研项目和产品设计开发中,学生累计参与教研科研多项,累计开发产品数十项,累计获得专利几十项。

  3、创新创业

   专业开展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引入多元化的师资资源,整合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专业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立项年份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2017

201713242030

儿童绘本识字卡片

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

2018

201813242005

智能导盲手杖设计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

2019

ST201918

可持续儿童餐椅设计

省级级创新训练项目

2020

202013242008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曾侯乙编钟为例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

  

七、校企合作

   产品设计专业通过深度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实施,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促使实践教学从单项业务技能的训练走向综合训练,从基本训练走向强化训练。同时,导入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一新橱柜、武汉大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武汉斑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深圳浪尖设计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携手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学生在大四可以前往设计开放大学进行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学习,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八、学生就业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学院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院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澳门美高梅金殿,手机赌钱游戏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针对产品专业做了相关跟踪调查。

  1. 从就业率情况来看,近三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

  2. 从薪资水平来看,8000-10000左右,部分毕业生薪资高达16000-20000左右;

   3、从学生就业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内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4、从学生就业从事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企业的设计部门担任产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担任设计师的工作,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设计师等

   5、从学生自我评价角度来看,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非常满意;

   6、从用人单位的评价来看,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的满意度水平较高;

   7、从本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角度来看,用人单位最肯定三个能力,分别是“专业知识和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