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包豪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格纳德教授来武汉工商学院讲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191

    新闻中心讯(记者陶冬 见习记者郑琰 谢紫怡)10月16日下午,德国包豪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德国设计史协会会长、全德国第一个艺术与设计博士点创办人和负责人格纳德教授来武汉工商学院讲学。美国威斯特辛大学两位教授,德国包豪斯大学博士陈文婷,武汉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女士、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代胜桥、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许开强及艺术与设计学院数百名师生在艺术设计工坊中庭听取了讲座。讲座由许开强院长主持。

图为彭秀春董事长为格纳德教授颁发创意导师证书

图为彭秀春董事长为陈文婷博士颁发创意导师证书

图为许开强院长介绍到场嘉宾

    讲座开始前,彭秀春董事长对格纳德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为格纳德教授和陈文婷博士颁发了“创意工商-海峡两岸”创客中心创意导师证书。

    格纳德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包豪斯到现在和包豪斯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就“创造力和如何将创造力融入设计教育”,格纳德教授进行了精彩、详细的解说。他根据自己在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经历分析了艺术与设计在当前工业化大发展的总趋势,从中国的大工业化迅速发展分析传统工业的命运,并提出“传统工业是从此消失,还是更好的与新工业融合?”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他说,“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时间,自由,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随后,格纳德教授从实验到项目制,包豪斯历史到设计的作品展示,木刻到第一个手工建筑,手工化的非洲木椅到后期工厂大规模制作的合成椅等案例给大家展示了艺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通过各种比例、色彩、造型的模型表达了“再设计”的设计理念。

    格纳德教授用包豪斯大学的建筑、家具等手工艺产品设计发展的历程说明了设计与制造商大批量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意义。通过案例和大家探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通过对各种艺术品的分析讲述了“设计走向和手工艺与工业化结合的过程是与大工业生产中的问题结合的过程,并促使一些设计师反工业化”。教授表示,“这是一种新的创造力,也是一种手工业的复兴力,它和大工业生产并不矛盾,当代有更多的途径去发展创造力,实现目标。”

    格纳德教授还与现场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 14级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郭富城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禁锢,怎样去培养更自由的设计状态”提出了疑问。“设计的开始源于创意,我们需要由初始创意的尝试来慢慢的发掘最佳的设计状态从而解决问题。”格纳德教授说。

    “从本次演讲中我了解到,中国设计行业发展的空间不仅仅是为生命而设计,更是为生活。我作为一个生活的热爱者希望能从设计中更好的展望自己的未来。”听取讲座的学生刘敏说。

    精彩的讲座之后,格纳德教授和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们在艺术学院401会议室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交流会由副很多好的建议。

    据悉,本次讲座是继2015海峡两岸创新创意高峰论坛后,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系列创谷学术讲坛之一,今后将会有更多的艺术大咖来校与艺术师生们交流学习。

 

 

图为格纳德教授与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合影(右七)